资源库目录
|
【来源】 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或独行菜的干燥成熟种子。 前者习称“南葶苈子”,后者习称“北葶苈子”。 【产地】 南葶苈子主产于江苏、安徽、山东,浙江、河北、河南等地亦产; 北葶苈子主产于河北、辽宁、内蒙古,黑龙江、吉林、山西亦产。 【采收加工】 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,晒干,搓出种子,除去杂质。 药材-南葶苈子 【性状鉴别】 呈长圆形,长0.8-1.2mm,宽约0.5mm。 表面棕色或红棕色,微有光泽,具纵沟2条,其中1条较明显。 一端钝圆,另端微凹或较平截,种脐类白色,位于凹入端或平截处。 气微,味微辛、苦,略带黏性。 药材-北葶苈子 【性状鉴别】 呈扁卵形,长1-1.5mm,宽0.5-1mm。 一端钝圆,另一端渐尖而微凹,种脐位于凹入端。 味微辛辣,黏性较强。 饮片-炒葶苈子 【性状鉴别】 形如葶苈子,微鼓起,表面棕黄色,有油香气,不带黏性。 【性味与归经】辛、苦,大寒。归肺、膀胱经。 【功能与主治】泻肺平喘,行水消肿。 用于痰涎壅肺,喘咳痰多,胸胁胀满,不得平卧,胸腹水肿,小便不利。 【用法与用量】3〜10g,包煎。 【贮藏】置干燥处。 |